2010年10月29日

终于回来了

自从奥运之后就不能上了,document更新的方式进行升级,后来连document也被block了。什么心情啊。

2010年6月24日

How to Get the Best Results from Ultr...

How to Get the Best Results from Ultra-Wide Lenses

These days, most kit lenses on consumer DSLRs are wide-angle. 18mm on an APS-C sensor camera (or 27mm in old 35mm speak) is wide enough for most occasions. Ultra-wide angle lenses are those that are shorter than 16mm in focal length. It is here that we’ll strike new creative possibilities and new obstacles.

On cropped sensor lenses, a 30-35mm focal length provides what we call a ‘normal’ Field of View, which is roughly equivalent to what the human eye takes in. At 18mm, the Field of View is almost twice as wide and you can cram lots of things into the frame. At 12mm, you get 50% more FOV again, and now we’re a long way from ‘normal’ – you amost have to turn your head to take in all the detail.

The first thing you notice is the exaggerated perspective, the distorted edges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foreground and background objects that are ‘stretched’, sometimes unnaturally. Wide-angle scenes can contain many objects at different distances, which helps to draws the viewer into the scene.

There’s plenty of drama in trees and clouds, which are normally innocuous, and there is plenty of distortion as well. With wide-angle lenses, you’ll get a lot of things into the frame, some dark, others light, some near, others far, and all these contrasts push the dynamic range of your DSLR to the limit.

You’ll also get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from other lenses. As a rule, you’ll find yourself moving much closer to the subject, stepping right into the scene. Think of ultra-wide lenses as the opposite of tele lenses where you tend to back away from objects. Tele lenses tend to flatten depth of field, ultra-wide lenses exaggerate it. This makes background objects appear further from foreground ones than they actually are.

If your camera is even slightly out of the horizontal, verticals will converge. Buildings will develop leans, which adds a sense of drama to otherwise dull scenes like this one:

Sometimes you don’t want this effect, and then it’s best to make sure the horizon is in the centre of the image. You can correct perspective distortions in post-processing but you’ll end up with much smaller images by the time the edges are chopped off.

Because of the exaggerated DOF, sharpness across the whole image is often hard to achieve. Stopping down is the recommended answer but, even at f/11 or f/13, front to back sharpness at 10 or 12mm can remain elusive. In practice, you need to decide on where to focus – infinity, which will make the foreground go slightly soft, or vice versa, which will make infinity go that way. And you need to experiment with aperture to see what works best for your lens and camera.

On ultra-wide lenses, the auto-focus also faces new challenges since objects just a few meters away can be quite small and hard for the AF to lock onto. Beyond the first few meters, ultra-wide lenses tend to take a guess at focus, and that doesn’t help with sharpness – manual focus can often be a better way to go. The main thing is to decide on the visual centre, and focus on that.

Flare is a real pain with ultra-wide lenses, blowing out highlights with little provocation. The broad field of view means you often have a source of bright light not far from the frame, and that’s enough to do the damage. The best times to use these lenses are the magic hours of early morning and late afternoon, outside, or middle of the day inside. They say ultra-wides do better in winter photography where snow cancels out the difference on brightness between sky and ground.

Enter the tripod

By now it’s pretty obvious that point-and-shoot is the wrong technique for ultra-wide photography. Shooting early or late in the day, or inside, and stopping down to f/11 or more, means using a tripod. Add manual focusing and we’re back in the good old days of carefully composing each shot, following a set of rules. Not a bad idea for landscape and architecture photography, but not practical for action or street photography.

When photographing architecture, contras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resolution, and here it’s important to find and focus on the point on which all those straight lines converge.

Ultra-wides don’t make good portrait lenses unless you’re looking for cartoon-like comic effects. In close-ups, you can get plenty of distortion that exaggerates the bits in the foreground, like noses and foreheads. Ultra-wides are useful though when you want to capture people in their environment, in a shop or office or artist studio, and want to show a lot of their surroundings. Perhaps a bit too much in this case:

I’m reminded here of a friend of a friend I paid a visit to in Nelspruit, South Africa, a faded blonde whose house was full of leopard patterns – leopard skin rugs, leopard cushions, leopard place mats and even leopard coffee cups. Sadly I didn’t have a camera with me, but clearly portraits like these can convey more about the person.

Ultra-wide lenses add drama to your images and can tell stories more forcefully since they exaggerate the perspective. Like good storytellers, they show us scenes in a way we hadn’t seen them before.

8 Rules for Generating Great Results from Ultra-Wide Lenses

Here’s a short list of the basic rules to observe:

  1. Include something(s) of interest in the foreground otherwise you will get vast expanses of nothing. In landscape this can mean going low to include foreground flowers for example or getting really close to rocks so that you can see the rock grain.
  2. Look for strong compositional lines as this will add drama to your shots. This happens naturally with wide lenses anyway so you are just working with the natural perspective of the lens.
  3. Look for interesting skies as ultra-wides capture wide expanses of sky and emphasis the lines in the cloud formations.

  1. Try to keep the camera as level as possible when photographing buildings.
  2. A polarising filter in clear weather can add more colour, and Neutral Density graduation filters can add a lift in cloudy weather.
  3. Move in close: The closer you are to your subject, the more dramatic your images will be. Yes, I mean right up close and personal.
  4. Look out for your feet and other extraneous bits that might intrude, like legs of tripods, due to the much wider FOV
  5. Use a tripod for landscape shots

That’s about the size of it, or the angle. The rest is practice and experimenting to find out what works best for you and your equipment. That’s half the fun.

I’m indebted to the author of this series which provided some of the advice repeated here: http://www.prime-junta.net/pont/How_to/m_Mastering_Wide-Angle/m_Mastering_Wide-Angle.html?page=3

This article is also very useful, and a fair bit shorter

http://www.kenrockwell.com/tech/how-to-use-ultra-wide-lenses.htm

Post from: 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 Photography Tips.


2010年6月23日

易被忽视的重要曝光知识


易被忽视的重要曝光知识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资料    责任编辑:dplee    日期:2010年06月22日
编者按:数码摄影比胶片摄影方便许多,而有些很简单、很基础、很有用的数码曝光技巧却一直被我们忽略。虽然本文作者以RGB色彩值来说曝光并非十分严谨(应用Lab色系的L值),但却是实际经验的总结,更具操作性。
关键字曝光 知识 技巧 

第一步,获得自己相机的曝光数据

         每个型号的相机曝光数据其实都是不一样的,即使同一型号的相机曝光也有差异,所以要获得完美的曝光,我们就必须先了解自己手上相机的曝光数据。

1.首先需要一张白纸,白墙也可以,所有白色平整的东西都可以。为了获得良好的光线,最好是白天。

2.将相机设为手动对焦,焦点不用在白纸上,我们不是测镜头没必要拍得那么清楚。

3.将相机内置的对比度、色度、锐化等通通设为0。

4.将相机设为点测光。

5.将相机设为手动档,光圈大概在4到6之间就可以了(其实可以随意设,但不要太小以免碰上倒易率失效)。

6.对着白纸,调整快门令曝光补偿为0EV,按下快门,OK,我们得到一张曝光为0EV的图像。继续调整快门到曝光补偿为+1EV,按下快门,得到一张+1EV的图像。依此类推……一般到+4EV就够了,如果你对你的相机非常这有信心,可以到+5EV、+6EV……+10EV等等。同样的,令曝光补偿为-1EV,按下快门,得到一张-1EV的图像。依此类推……一般到-5EV就可以了。记得每张图像的次序。

7.将拍好的照片导入电脑。测出照片在不同EV值下的亮度。亮度的求法,直接取RGB其中的一个值,或者平均值也可以。在PS里遂张打开图像,用吸管工具吸取中间的象素(就是拍照时点测的位置)记下它的RGB值。每一张都记下来并和它的EV值对应上,整理一下,就可以做成下面这样一张表格。

 这是我自己测出的数据:

 

 

 

 

 

  从表格中也可以看出它们的成像风格,D70的宽容度稍小,成像对比高,DP2宽容高,所以成像对比度低,但过渡自然。而且高光位和暗位曲线平缓,能保留更多细节。

  这就是你相机的曝光数据,这么重要的数据值得花点时间背下来,至少要记住,你的相机加到多档的时候会曝掉(亮度超过255),或者减到多少档的时候会暗到分不出细节。还有就是在0EV时是什么亮度。最好打印成小卡片随身带着,拍照的时候掏出来看看还是有用的。

   试想,外拍时你可以说:“你这个曝光出来的亮度值只有116,有点暗哦,如果你加一档曝光让亮度提高到160效果就好好多了。”别人一定会对你刮目相看的。

第二步,训练感觉

  先作个小小的测试,看中间的灰色方块,你能立刻说出他的亮度(RGB值)吗?

 

   如果你能说出它在100~~128之间,恭喜,你可以到一下步了。

   如果不行的话,得花点时间训练,在PS里画些不同亮度的方块,然后记下它的亮度值,训练到你能将所有的亮度值猜得差不多的时候,OK,可以过关了。

 训练的目标是:

   一张图片,你只要扫一眼,就能准确说出它的亮度范围,如人脸的RGB亮度是多少,树的亮度是多少,天空的亮度是多少,到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的时候,恭喜,你离大师不远了。
当然我们只能猜出一个范围,这个范围有多小,准确度有多高,就看你对曝光的要求有多高,或者说你想离大师有多近。
第三步,测光

 

  

  举个例子,以DP2数据为例,拍一白墙,要求在照片里的亮度是116左右,方法是点测物体,设曝光补偿为0拍摄就可以了。想让他更亮一点到207左右,就要加两档曝光;反过来图像要暗点就减曝光。就象摇控器上的亮度按钮一样。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曝光来精确控制墙的亮度了,但另一个又问题来了,这面墙的正确亮度应该是多少?116?或是207?

  答案是都对,或者都错。

  因为摄影是门创作,并非只是单纯的记录,所以我们要自己决定这面墙的亮度,这也是第二步训练的目的。我们不仅要看出照片上的亮度,还要决定照片上物体的亮度。创作的意思就是你要自己作主,而不是让相机为你作决定,除非你认为相机比你更聪明。

  那么怎样决定照片中物体的亮度?这个话题说起来有点长,但有个笨办法,就是多看图,不一定是照片,油画水彩素描什么的都可以拿过来看,电影电视画面也可以。特别是多看大师的作品,看看大师是怎样安排物体间的亮度的。

  记住,你要学习的是图像中的亮度关系!

   如果你有心,可以记下一些亮度关系,如人的脸部在亮度116时是怎么样,在207时是怎么样,在44时又是怎么样。又如一般情况下,天空的亮度是多少,树木的亮度是多少,水面的亮度是多少等等。当然记下来只是为了参考,当你按这种情况曝光时就知道是什么效果了。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图片看多了你自然知道一个物体该有什么样的亮度,每次你举起相机,脑里应事先浮现一幅将要拍好的图像,你要做的就是调节相机的光圈快门使拍出来照片与你脑中的图像吻合,然后按下快门,一件作品便诞生了。对你来说这是真正的作品,因为这是你按自己意愿拍出来的,不是相机自动计算的结果。

最后再聊聊几种常用的曝光方式:

1.最亮细节保留曝光方式:

   这种方式适合于主体比较亮的状况,如下图花朵亮而背景暗,普通曝光模式往往会令白色的花朵过曝而丢失细节,如何保留花的亮度层次而又不能过曝?

  

  分析一下这个场景,不能过曝就是说照片中最亮的部分不能超过255。看回我们的曝光数据表,当曝光为+3EV时亮度243,既足够亮又没有过曝,是理想的曝光值。所以拍摄前先寻找白色物体中的最亮的部分,用点测,调整曝光补偿到+3EV,按下快门,这就是最佳曝光了。

  

  同样上面这种情况也适合,这种大面积白色如果曝光处理不好就容易令画面发灰,要保留雪的亮度而且不丢失细节,只要对雪最亮的部分点测并+3EV就可以了。

2.最暗细节保留曝光方式:

 

  和最亮细节保留曝光方式类似,但是是以保留暗部的细节为主,适合于拍黑色物体。

   不一样的是,亮度细节保留只要不超过255就可以了,但人眼的生理状态是对暗部变化不敏感,从曝光数据也可以看出,当RGB亮度值降到20以下,它们之间的差别就很难分辨,加上数码相机固有的噪点,所以最暗细节的保留不是大于0就可以了,而是尽可以将曝光后的亮度提高到一点,最好到20以上,当然指的是被拍摄主体的亮度。

  

   一个黑色的镜头放在黑色的背景上,理论上它们都是黑色的是不是,但我们却不能拍成全黑的,象这种情况是,点测镜头中比较暗的部分调整补光补偿在到-3EV左右进行拍摄。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就算黑也黑得有层次。

 3.保证主体曝光方式:

    这种多用于人像拍摄或者产品拍摄, 拿mm作例子吧。

 

  拍人像特别拍mm的时候,就是要拍得漂漂亮亮白白净净的是不是,如果拍成黑脸小心mm找你算帐(就算长得黑也不行),如上图,将图拖到PS里用吸管量一下mm的脸,亮度是216,对应的曝光补偿应该是在+2.3EV左右,若你下次想拍这种效果,外拍时脸皮厚点,将相机直接对到模特脸上点测+2.3EV,然后走开另找角度拍摄。放心,曝光值不会因为你的距离改变。


2010年6月15日

人像背景的选择原则


人像背景的选择原则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0-06-15
以人物为主体的照片,背景的作用十分 重要,通过人物与背景的相互关系可揭示人 物的内心世界。

  从人像摄影的实践来看,背景可能是多 种多样的,有平面的,有纵深的,有室内 的,也有室外的……如何借背景刻画被摄人 物的性格特征,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一、根据照片所欲阐明的主题来选择背 景 拍摄人物照片,摄影者通常具有很明确 的创作主题,由于主题的不同,摄影者在选择背景时就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分别予以合理 的取舍。譬如欲显示被摄者的职业特点,我 们可把其工作现场作为背景,并采用现场自 然光线拍摄,力求画面产生常态的气氛,把 环境作为画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环境 来衬托人,用环境来提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假如照片反映的是人物的容貌、气质, 那背景就应以简洁、朴素为佳,这样,就可 以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主体,使人物形象显得很鲜明、生动。

  为了刻画好人物的个性 和其艺术成就,摄影师选择了一幅巨型 抽象画作背景,同时在被摄者的服装上 也作了涂画,结果这独特的背景把人物 形象烘托得很突出,令人难忘。

  二、根据背景的内容来选用不同的 光圈 一旦确定了背景内容,采用何种方 式来表现背景便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具体该采用何种方式来表现背景,这就要看背景的内容,如果背景是整个,画面中一个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它可以传达出许多有助于观众了解 被摄者的信息,那应该采用收小光圈的 做法,使背景的细部有相当的清晰度。 要是背景仅是用来作为一种有别于主体 物的影调成分出现在画面中,就可以采 用放大光圈的方法,让其在画面中显得模糊。

  三、掌握背景在画面中所占位置的 比例 背景在画面中究竟该占多少地位为 最佳,没有一个规定,但是有些原则是可以参 考的。如你拍摄一幅表现被摄者职业的环境肖 像,那么背景可以用得大一些,只要不是大到 喧宾夺土的程度即可拍摄人物旅游照片,画面 中有名胜古迹出现时,背景所占的地位也可以 尽量多些,避免把景色拍得残缺不齐。还有, 拍人物全身像背景宜多些,以免造成局促感, 而拍胸像照、头像照,背景则宜少些,使观众 的视线更集中于主体之上。

  四、避免一些不良的背景 好的背景能起到烘托、美化被摄人物的作 用,而不良的背景则会影响画面的美观。在摄 影中,有如下一些景致一般不宜充当背景: 
  
  1.景物零乱繁杂。

  2.喧宾夺主的亮色块的景物。

  3.具有冷色调的景物(因为当它反射到被摄物脸部时,会使人物显出一种病态的样子)。

  4.反差异常强烈的景物。



2010年6月10日

经典重温 风光摄影的“二十一条军规”


经典重温 风光摄影的“二十一条军规”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0-06-10

一:了解自然光

光线、地点与等待

  要弄清楚阳光是如何落到景物上,又如何被景物表面反射和吸收,这需要不断实践和摸索。精通用光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去控制光,而是要学会如何发挥光的作用,最有效地使用光。拍摄时应该全面分析光线以及它在整个拍摄场景中的分布,这一点必须牢记在心。

二:对拍摄地的体验和理解

  我们拍摄照片基于我们对拍摄地的感受和诠释。但是照片的鉴赏者从来没有到过拍摄现场,他们会以一系列不同的标准来评判照片。摄影活动是一项个性化的、主观的、创造性的活动。我们永远不能确定拍摄某一特定照片的冲动来自何处。也许这种冲动是来自大量先前看过的景象。这些景象绝大部分已不能被清晰地回想起来,而那些印象却累积起来并扎根于摄影师的脑海中。换句话说,没有什么比识别或回忆这两种思维活动更能激起我们的拍摄灵感。

三:等待的游戏

  常常听人说“能拍摄到那样的光线效果,你真幸运!”但事实上,这与运气毫无关系。捕捉最好的光线效果就像是玩一场等待的游戏。成像前,我们常常怀着喜悦的心情等待着,摄影中的大部分乐趣就在于此。我们在等待中遐想,享受着一种企盼的愉悦。所谓的“运气”,其实只是捕捉到的机会而已。

四:摄影是一个难以预测的过程

  所有拍摄必定会面临一定的不可预测性,这就是摄影过程中紧张感与愉悦感的所在。十全十美的影像总是可望而不可即,而且理应如此。对于摄影师来说,挑战就在于要试着尽可能精确地预测拍摄效果。这意味着摄影师在拍摄前应该对可控制的因素做一些谋划。一个一味寄予好运的摄影师,就如同一个还未确定食材是否具备就开始烹调“招牌菜”的主厨。

五:缜密的谋划

  对于风光摄影,我提倡精心地计划并采取军事化般缜密的方式。正如一位将军计划占领要塞一样,拍摄一张照片也要制定周密的计划,关注每一细微环节。理想的光线虽会出现,但时间短暂,且难以与你“巧遇”。有些日子,光线过强,亮度过大,超过影像可承受的亮度范围,但终有一天,光线条件会好得不可思议。你会高兴地发现时间、地点和光线都符合要求。正是这些时刻,光线似乎将一切都按照你所希望的完美地融为一体,这种经历令人欣喜若狂。

六:了解不同拍摄地的用光特点

光线、地点与等待

  我们知道,在英国拍摄怀特克利夫斯悬崖,用侧光可以凸显它的形态和轮廓;而在美国拍摄布赖斯峡谷,经验告诉我们,用逆光可以将它那锯齿般的形状表现得更为鲜明生动。那么在其他地点进行拍摄,什么光线才是最佳的呢?我们又怎样确定什么光线才是最佳的呢?我们主要可以把握两点:光线的众多功能之一就是帮助缓和照片本身二维的局限性;我们拍摄时应尽可能利用光线加强照片的景深。

七:照相机的位置

光线、地点与等待

  不要一站在某处就随心所欲地举起照相机拍摄。许多人拍摄时都会两腿略微分开,身体前倾(所谓的摄影师最典型的站姿),这样的拍摄姿势是最容易不过了。但是,我还是要提供一个有益的建议:在确定拍摄的具体位置和高度之前,最好先别忙着举起你的照相机。

八:重游与回顾

  每次我们回顾一张照片,都会发现有些要素在照片中显得效果不佳,而其他要素可能比实际场景中的更富表现力。我们拍摄的地点和景象都是变化的,即使它们被定格在胶片上,我们仍可以从中吸取新的经验教训。关键是研究照片,并试着回忆是什么在最初吸引了我们。虽然这种最初的感觉总是很模糊的,但是离开照片中的拍摄场景之后,如果再次见到类似景象,我们有希望能重获这种拍摄灵感。
 
九:预测照片的效果

  使用景深预览装置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在照片的哪一部分(通常是天空)使用中灰滤镜。这个方法将确保在某一光圈值下使用哪一种滤镜能达到最佳效果。如果将中灰滤镜与测距器连动式照相机配合使用,精确度不会特别高,因为摄影师无法预测到照片的真实效果。一些中等画幅的测距器连动式照相机在机背装有一块磨砂玻璃屏,这样就能提高精确度。不管哪种滤镜在使用时都得谨慎,如果滤镜的使用留下明显的痕迹,那么拍摄就会失败。

十:最佳光线条件

光线、地点与等待

  对摄影家来说,最理想的情况是能够利用最佳的光线条件。而后期制作会添加“欺骗性的”光,因此应该减少对照片后期制作的依赖。风光拍摄得好坏,各种滤镜常常起到关键作用,因为只有通过一些光学处理手段,我们才能创作一幅胜过“眼见”景象的“心目中”的影像作品。
 
十一:测光

  我们应该信赖照相机的测光系统吗?只有全面了解测光,才能分辨光的亮度。当今照相机的测光系统十分先进,凭借数码直方图就可以了解曝光曲线,以此做出调整。不过,手持式点测光表也很有用,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随时掌握光的强度及变化。

十二:光线能统一照片基调吗

  虽然人们从来都不能完全准确地预知光线的变化,但摄影师必须研究光线的特性。比如,温暖美丽的夕阳通常会给地中海的景物抹上一层琥珀色,人们认为这种光线是地中海特有的,但在欧洲北部也可以拍摄到同样的光线。尽管很多人不这么认为,但这却是事实。世界每个角落都拥有它们独特的迷人光线。

十三:画幅代表什么

  方形的摄影画幅是不常用的,但非常适用于设计型的照片。人类的视野近似于椭圆形,如果用全景拍摄的话,方形的画幅会与之冲突。想到画幅的问题,多年来的实践证明,35mm画幅(感光面积36mm×24mm)是最理想的。许多人都喜欢广角的全景照相机,确实,在这类摄影中涌现了许多出色的摄影者。但是我劝您在购买全景照相机前先试用一下,不要迷信单纯地加大画幅就会提高你的摄影技术。虽然全画幅照相机的确可以在你选景时让你看到更多的景物而帮你做出决定,但摄影技术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摄影师的洞察力。

十四:构图规则

  许多人必定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设计感与美感。毕竟,我们是自己决定家里的布置——哪里摆一张桌子,哪里放一面镜子,哪里挂一幅画,这些都涉及基本的构图规则。简单来说,就是怎么布置看起来“恰当”或“奏效”。我们需要参考规则手册来做这些事吗?当然不用。我们是通过生活经验和日复一日的居住过程来判断的。

十五:规避理性研究

光线、地点与等待

  请不要迷信摄影的每个方面都必定有一个理性的解释。摄影是一种纯视觉的体验,而摄影作品通常传达的是一种信息,并依赖观赏者的想象来实现它的含义。当然,一张照片——特别是纪实性的照片——蕴含着更深层或更微妙的意义。

十六:摄影技术与创作

  人们经常问我这样一个问题:艺术家是否拥有某种天分?我认为只要刻苦练习,谙熟摄影过程和细节,摄影技术就可以有所提高。那么究竟哪方面可以提高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拍摄之后,每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有了某一“特征”,也就是每人特有的创作“手法”。这是因为自然风光中存在一系列不断吸引我们的各种形状,每次当我们发现这种或那种形状的景物时,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去拍摄。许多人认为正是这样的拍摄模式最终导致形成一种重复性的风格。也许就是这么回事。不过,这并不影响艺术家从中获得快乐。我相信对艺术家而言,按照自己熟悉的方式一直做下去,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对此等事物的认识。这对摄影创作者或其他领域的艺术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个意义非凡、至关重要的过程。也许发自内心的声音就是你唯一需要的声音,对吧?

十七:个性化创作

  摄影的个性化创作在于真实,也就是对我们自己而言是真实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从拍摄中所得到的乐趣。拍摄时最好先明确拍摄的意图,随意拍摄是错误的、不科学的拍摄方法。我们所拍的影像应该是我们与周围环境交融经历的二维显现。所以,所有艺术家都应该竭尽所能地拍摄属于自己的照片。

十八:选择滤镜的必要性

光线、地点与等待

  每位风光摄影师都希望自己在拍摄每张照片时能配制一块中灰渐变滤镜。我们知道,人的眼睛与大脑相连能够捕捉到广泛的亮度范围,而胶片和光敏元件能够记录的亮度范围则远远小于人眼。摄影中,一套中灰渐变滤镜可以辅助压缩拍摄物体的亮度范围,从而确保照相机捕捉到所有有价值的东西。对于高质量的风光照片来说,滤镜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使用得当,偏振镜也可以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滤镜,其功能仅次于中灰渐变滤镜

十九:照相机成像

  用照相机完成一幅作品是件令人极其高兴的事。构图和架构的过程就像是在与各个组成部分作斗争,为的是使它们紧密连接、相互关联。对我来说,风光摄影的乐趣在于透过镜头拍摄的过程,而不是在后期制作中。在我看来,力求用照相机完成照片拍摄,终会使人生经历更为丰富多彩。

二十:第一感觉

光线、地点与等待

  在看照片的时候,我们的目光首先会落在哪里呢?目光是落在我们希望的那一处,还是被一个留在照片上的意外景物吸引而分了神?不管影像是否悦目,眼睛和大脑在接触到它的千分之一秒内就会有所感知。如果照片中的任何一部分与主体冲突,不能突出影像,那么目光就会被引离,最终影像就会受到排斥。这也许正是观赏者在第一眼看到照片时不欣赏它的原因。当然,一旦有了不好的感觉,就很难再产生好感了。

二十一:照片的裁切

  裁切也许是摄影方面最有诱惑力的事。我们可以大刀阔斧地对拍摄景观横裁竖切,尽量不留痕迹地裁切出一幅理想的画面。如果照片里有一堵墙或一条河,或者有任何连绵不断的部分,那就肯定需要有一个裁断的点。将这个断点处理成它的出口还是入口,裁切时我们必须仔细考虑。比如说一处山坡,是沿上坡裁还是沿下坡裁呢?我个人更喜欢后者。

  许多人必定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设计感与美感。毕竟,我们是自己决定家里的布置——哪里摆一张桌子,哪里放一面镜子,哪里挂一幅画,这些都涉及基本的构图规则。简单来说,就是怎么布置看起来“恰当”或“奏效”。我们需要参考规则手册来做这些事吗?当然不用。我们是通过生活经验和日复一日的居住过程来判断的。




2010年5月3日

百年兴荣我自知 大话单反相机历史


百年兴荣我自知 大话单反相机历史
来源:    作者:陈磊    发布日期:2010-05-03
 随着价格的逐渐走低,数码单反相机从阳春白雪成为了寻常人家的案头玩物,甚至已经部分取代了高端的消费类数码相机,承担起居家出游记录日常生活的功能。那么,最早的单反相机出现在何时?为什么要称之为单反相机呢?它的发展历程中经过了怎样的变化和革新?单反最终会往何处去?本文将为你解答这些问题,重现一个单反发展的清晰脉络。

    单反相机的缘起

  单反相机全称是单镜头反光相机(Single-lens reflex camera,SLR),这个名字是由它的结构得出来的,单反相机都有一个用于成像和取景的镜头,有一个反光镜来切换光路用于成像或者取景。

  实际上单反这个结构出现的非常非常早,甚至早到了相机出现之前,学过美术的朋友们都知道那个利用一片玻璃反射而临摹实物的创作方法,这就已经具备了最基本的单反结构了,在照相术发明之后,1861年,英国人托马斯·萨顿(Thomas Satton)则发明了具有相似结构的,于摄影镜头和感光元件之间装置有45°角反光镜的照相机,那时候还没有出现胶片,所以感光材料使用的是涂抹了卤化银的干板。 

  135单反相机则是在莱卡确立了35mm摄影用135胶片标准之后出现的,1936年,Ihagee公司制造第一台135单镜头反光俯视取景相机Kine Exakta(国内翻译为爱克山泰)。下面是Ihagee公司第二型Kine Exakta的照片,它在1938年上市。

    在1936年出厂的第一型Kine Exakta十分罕见(因为生产量很少),品相好的差不多都在收藏家手中,偶而在二手市场上看到的不仅要价奇高而且品相令人伤心。不过36年的第一型和38年的第二型差别不大。和现代单反相比,这台相机在结构上有很大区别,它是俯视取景的,而并非现在的平视取景型,1936年五棱镜还没有发明呢,暂时先凑合了吧。

  Kine Exakta与往后的Exakta主要机型有一个有趣的功能。在机底处有一个小缧丝把它转松后向外拉,就会带动一片小刀片把在相机内的底片切断,于是没照完的部份留在片匣中,照完的部份得要在暗房中取出,于是照完的部份就可以冲洗了。

  其实要说到135单反相机的出现,推动力量和直到现在推动它发展的最重要力量都是同一个:体育摄影的需求。旁轴135相机一经推出就因为携带和使用方便而在新闻用户中流行开来,一些纪实摄影的大师也应运而生,不过旁轴相机限于结构,使用焦距超过135mm的镜头非常困难,而为了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需求,各大镜头厂都纷纷推出了长焦镜头,比如Zeiss的Olympia Sonnar 180mm f/2.8就是典型代表,在这种情况下,便于携带,同时又能够方便的搭载长焦镜头的单反相机就应运而生了。

  这个时代的单反相机还是俯视取景的,拍摄的时候需要从相机正上方看下去,使用的手法类似于现在腰平取景的中画幅相机,对于以方便取胜的135系统来说,俯视取景这种完全违背了人体工程学原理的非人道使用方式必然会遭到淘汰,广大腰肌劳损的摄影师要到本文的第二页才能获得拯救。

五棱镜的出现 

  俯视取景相机在使用的时候很麻烦,和135本身轻巧方便的初衷不符,而且由于没有微棱镜的辅助和限于135片幅本身尺寸较小,弯腰驼背的在毛玻璃上调焦也是很痛苦的事情,腰肌劳损恐怕是当时摄影师的职业病了。处于更快反应速度和更好的使用体验的需求,迫使单反相机从腰平取景走向眼平取景。解决之道名曰五棱镜(pentaprism)。

  五棱镜是一个用一整块玻璃切削而成的有5面反光面的棱镜,用以把光束折射90度。光束在棱镜内反射两次,可以把影像的左右颠倒过来,这个结构被称为五棱镜眼平取景器(pentaprism eye-level viewfinder )。 

  五棱镜内的反射并非由完全内反射造成,由于光束是以少于临界角(critical angle)进入,两个反射面是镀上反射物料以造成镜面的反射效果,而两个传递面则镀上防反光涂层以减低反射。五棱镜第5面则在光学上不会被使用,现代相机上使用的五棱镜则常常会在反射面上以真空镀膜技术镀上一层银膜并且在外面覆盖黑色的保护涂层以加强反射效果。

五棱镜光路

  理论上讲,五棱镜的反射视野率是100%的,不过限于成本和机内空间还有产品的市场定位等等原因,大多数单反相机的视野率并不会做到100%(取景器视野率也是区分专业和准专业机身的一个标杆),近年来在厂商丧心病狂的削减成本的做法下,还出现了以五面镜代替五棱镜组成光路的单反相机,这种相机的取景器常常会显得比较暗淡,不如五棱镜那么明亮,代表机种就是尼康的D70/D70s(当然也有类似于奥林巴斯E330之类用特殊的五面镜结构来达到Liveview功能的情况,这种做法不常见)。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光学巨人蔡司在开发自己的单反相机的时候,在成像的毛玻璃(学名叫对焦屏)和取景器之间加入了一块儿菲涅尔透镜(Fresnel Lens)来提高取景器亮度方便对焦,这个设计自此之后就成为单反相机的固定设计,拧下任何一台单反相机的镜头,从反光镜箱里面往取景器上看,你都能看到菲涅尔透镜独有的一圈圈的花纹(话说不少人不知道菲涅尔透镜是啥,可以看看这个链接)。

  1949年,东德蔡司(CZJ,carl zeiss jena,也叫耶纳蔡司)生产了第一台固定五棱镜平视取景单反相机Contax S(1949-1951年在产),它最终确立了135单反相机的典型结构,一个镜头,有一个反光镜,然后有一块五棱镜将光路回转了一下,一方面将俯视光路变成平视,另一方面将取景的像左右正过来(俯视取景的时候像是左右相反的),至此,单反相机的标准结构已经确立了,即使是目前最先进的35mm数码单反相机也依然维持了这个基本的结构。

  作为相机生产大国,日本的第一台五棱镜平视取景结构相机是Asahi Optical(旭光学,后来公司更名为Pentax,就是大家很熟悉的宾得)在1952年推出的Pentax 67,这是一台中画幅相机。Asahi Optical 同年还推出了腰平取景的35mm单反相机Asahiflex I ,只是没有使用五棱镜眼平取景器,而始依然保持的腰平俯视取景的设计,有意思的是,这台相机一直生产到83年。

  解决了取景方式不人道的问题之后,35mm单反相机面临的下一个麻烦是什么呢?请看第三页。


即时回弹反光镜结构的诞生 

  早期的单反相机取景和拍摄要分几步的,反光镜要要给快门上弦之后才会落下,光圈和旁轴镜头一样是全手动的,要先开到最大光圈取景,在昏暗的腰平毛玻璃上对焦,然后折算一下光线,调到你想要的那一档光圈,按快门,咣当一声巨响后眼前一片漆黑,至于到底没有拍到你想要的东西就只有天晓得了。SLR是如此的麻烦,以至于大部分记者宁可用大中副新闻机也不碰单反,卡帕,布列松那一代人也没有用SLR的,不是他们不想,而是SLR实在是太不成熟。直到1954年Pentax做出了Asahiflex IIb,才有了第一部的反光镜即时回弹单反相机,这样,135单反相机才算是真正的进入了实用化的阶段。 

  鉴于本节三言两语就讲完了,故而说些题外话凑字数。宾得这家公司虽然近几年不行了,但是在早年的相机市场上那可是响当当的日本一霸,技术开发上也很有点锐意进取的意思,1957年,旭光学推出了Asahi Pentax,这是日本首台135固定式五棱镜眼平取景单反相机。这台相机一改当时传统的旋钮式过片设计,引入了在徕卡M3(1954)和尼康S2(1955)上广受好评的快速过片扳手,再加上取自Asahiflex IIb的即时回弹反光镜和微棱镜对焦屏,最后还有通用性极好的M42螺口,Asahi Pentax一经推出即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盛名之下,以至于旭光学当机立断的把公司名字从Asahi Optical改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Pentax。

Asahi Pentax

  我们前面说新闻用户尤其是体育摄影的需求才是推动着单反相机发展的重要力量。尝试过拍摄运动题材的朋友都会明白,在这种应用中,相机的快门速度至关重要,没有高速快门,很难凝固住最精彩的一瞬间,下面我们将会说说高速快门的发展。

    高速纵走焦平面快门 

  快门是相机的核心部件之一,相机通过控制快门的开启时间来控制胶片的曝光时间,按照安装位置来分的话,常见的快门有镜间快门(leaf shutter)和焦平面快门(focal plane shutter),按照行走方向来分有纵走快门和横走快门,按照快门材质来分又有布帘快门和钢片快门,总体来讲,没有在单反上用镜间快门的,横走快门和布帘快门的速度很难做到太高。因此,现在的顶级机身上已经是纵走焦平面快门一统天下,至于快门叶片的材质则从早期的钢片发展到蜂窝钛合金片,再到现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叶片,整个一个材料科学的发展缩影。

  虽然焦平面快门出现的非常早,但是速度却怎么也做不快,早期最好的是Ihagee生产的127幅面相机VP Exakta所用的快门,速度范围从1/25秒到1/1000秒,加上B门和T门,这个快门在当时非常先进,直到1960年,才由柯尼卡开发的单反Konica F超过。Konica F搭载了名为Hi-Synchro的纵走幕帘快门,最高速度为1/2000秒,闪光同步为1/125 秒。在当时为最快。想想直到七十年代,最快的专业相机也不过是1/1000秒而已(要到71年的佳能F1才有1/2000的横走金属幕帘快门)。 

  但是因为这个快门制造麻烦,而且太出色了,没有其它的制造商跟进。( 柯尼卡从1953年开始花了7年来研制这部快门,另外从1955年开始花5年研制机身。)碰巧的是,在1957年左右,一个日本发明家独立的研制出一个新颖的快门。他试图向各大公司推销自己的发明。

    Mamiya很感兴趣并做了两年的研究。但是,Mamiya最后没有生产这部快门。Mamiya觉得非常抱歉就把这部快门介绍给Copal。Copal在Konishiroku(Konica)和Mamiya的财力支持下对这部快门进行了彻底的开发。同时Konishiroku(Konica)和Mamiya 也把自己的快门技术提供给Copal。Konica的Hi-Synchro快门对Copal的影响很大。不久Asahi Kogaku(Pentax)加入了联盟,然后到了1961年,第一部Copal Square I 开发出来了。


当时,只有Mamiya,Konica和Pentax才能用这部Copal快门。但是Mamiya制造了Nikorex F(不是Nikon),所以这部相机是第一个使用了这部快门的相机。
 
    1965,Copal Square S 开发成功,这是最著名的Copal 机械快门,以后被用在各种各样的相机身上。同年Konica用此快门制出Auto Reflex。此后,Copal快门不局限在这三家公司,所以,Copal S快门被用在Nikkormat FT,Sigma Mark-1,Ricohflex TLS401,Singlex TLS,Exacta Twin TL,Cosina Hi-Lite等等相机上。1965年Copal S 快门被大量的模仿制造. 直到90年代还还有许多SLR 在用这部快门和它的模仿品。更值得说的是,60年代用这部快门制造的相机很多到现在依然准确无误。速度从B门,1秒到1/1000秒,闪光同步为1/125.这在当时的机械快门里都是最高的。

    焦平面快门的工作原理 

  焦点平面帘幕快门位于照相机焦点平面前方,它的作用是在未曝光之前遮挡光线,使胶片不见光;在曝光时控制胶片的有效曝光时间。快门一般是装在机身上的独立部件,便于装配和维修。纵走式焦点平面快门的制作材料有钢片和铝合金,也有采用塑料及合金复合式材料。快门由两层帘幕、电磁释放装置和减震装置组成,两层帘幕分别称为第一帘幕(或前帘)和第二帘幕(或后帘)。每一层帘幕由数片(一般为4至6片)非常平直的小薄片相叠而成。这些小薄片在杠杆的控制下,即可以迅速展开,又可以彼此灵活地重叠在一起。展开之后,其相邻的小薄片之间始终仍有一部分彼此相重叠,因此相邻部位始终不会漏光。 

  在未曝光之前,只有第一帘幕展开,挡住未曝光的胶片;而第二帘幕则是重叠收缩,位于胶卷片窗的底部。(在手动卷片的单反机中,未上快门之前是两层帘幕都挡住未曝光的胶卷;进片及上快门之后,才是一层帘幕挡住胶卷)。
 
    曝光时,第一帘幕向上收缩,使胶片暴露在成像光线下进行曝光。当设定的快门速度低于最高闪光灯同步速度时,在第一帘幕完全收缩到头后,第二帘幕经过一定时间的延迟后(延迟时间视快门速度大小而定)才开始展开。当设定的快门速度高于最高闪光灯同步速度时,在第一帘幕未收缩到头时,第二帘幕就开始展开,两片帘幕之间形成了一条宽度小于24mm的裂缝 (35mm照相机的胶卷规格为36×24mm), 该裂缝以一定的纵走速度扫过胶卷平面,使胶卷曝光。曝光结束时,第一帘幕完全叠合在片窗上方,第二帘幕完全展开,将片窗遮严。在进片过程中,第一帘幕展开后,第二帘幕再收缩,为下一次曝光做好了准备。

  实际上这条裂缝的行走速度低于所设定的快门速度,但胶卷平面上每一点的曝光时间却正好是快门速度所对应的时间,所以从理论上分析,每一张底片所记录的景物不是同时曝光的,而是分先后的,但这种差别太小了,以至于在日常摄影中可忽略不计。但在高速摄影中,这种差别会造成画面畸变。 

  调节快门速度实际上是调节两块帘幕之间的缝隙的宽度。有些人认为调节快门速度是调节快门帘幕的行走速度,这是不正确的,在快门动作时,帘幕的行走速度是不变的(如Nikon F4和Canon EOS-1的帘幕行走速度为2.7m/s)。目前最高的快门速度是1/12000s, 而最高闪光灯同步速度是1/300s(除了采用频闪实现的高速同步外)。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用轻型材料来制造快门和电子技术的发展。 

  快门的释放装置为电磁式的,由电磁离合器控制。在快门释放前,电磁离合器处于释放状态,当操作者按下快门释放钮时,电磁离合器通电,将快门帘幕吸起,开启快门帘幕。减震装置的作用是消除快门帘幕收缩和展开所引起的震动。

  虽然焦平面快门出现的非常早,但是速度却怎么也做不快,早期最好的是Ihagee生产的127幅面相机VP Exakta所用的快门,速度范围从1/25秒到1/1000秒,加上B门和T门,这个快门在当时非常先进,直到1960年,才由柯尼卡开发的单反Konica F超过。Konica F搭载了名为Hi-Synchro的纵走幕帘快门,最高速度为1/2000秒,闪光同步为1/125 秒。在当时为最快。想想直到七十年代,最快的专业相机也不过是1/1000秒而已(要到71年的佳能F1才有1/2000的横走金属幕帘快门)。 

  好吧,现在的单反相机既高速又方便,而且基本上使用了人道主义的工作方式来避免摄影师沦为一个可耻的腰肌劳损患者,按说已经非常完善了,不过,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这次居然是……“卡着了”?!

  让我们到下一页去解决这个卡住了的问题吧。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笑话说:“牙齿为什么会疼,大葱为什么会烂在地理,女人为什么会怀孕原因都只有一个:拔出来晚了”。拔出来晚了都尚且如此,那要是拔不出来又该如何是好呢?单反相机就不幸遭遇了拔不出来的尴尬。一切让我们从头说起,当然,这个头是镜头的头,禁止联想。

    插刀式卡口:卡住了的解决之道 

  可更换镜头是单反最根本而且是最宝贵的特性之一,最早的单反相机和镜头之间的接口五花八门,有螺口也有插到式的卡口(其实到现在也没好到哪去,仍然是五花八门,只不过已经没人用螺口了而已),到40年代的时候Praktica设计的M42螺口逐渐成为了接口的主流,而且由于M42接口标准是开放的,所以很多大大小小的相机生产厂都开发出了自己的M42机身,这也让M42成为影响力最为广泛的接口,没有之一。日系的相机厂家掺和进M42的也非常多,比如Pentax,Ricoh,Yashica,Mamiya,Fujica,Chinon,Cosina,Vivitar 等等,开发了近百部机身,其中顽固的Pentax坚持到了70年代中后期,才最终的放弃了M42,转而使用了K卡口,这就是著名的PK卡口(话说这个K卡口也是个神奇的东西,兼容性出奇的好,比尼康F卡口都要更好)。

  M42虽然通用性好,但是却有着结构上的缺陷,比如日常使用中镜头拆装麻烦,碰到偶尔有热胀冷缩的环境中镜头拆卸和安装都会变的非常困难(简单点说就是镜头拔不出来了),最重要的是M42卡口无法实现光圈联动测光,看看现在的单反相机的主要拍摄界面:半按快门启动测光,全按下去开启快门暴光。这已经是通用设计了。但在上世纪 60-70 年代,全开光圈测光还是新鲜玩意。而绝大多数 M42 镜头都还是收缩光圈测光(stopdown)用的单针设计。所以当时的经典设计就是以Pentax SP为代表的机身上有一个 stopdown 的按钮。使用时要先按下这个按钮来测光,然后在用另外一只手按下快门钮来开启快门暴光。如果我们把现在的这个过程叫做一步的话,那 stopdown 测光就是两部了。挺烦的吧? 

  面对着M42的缺陷,Pentax这个日本单反相机的鼻祖选择了继续小修小补的做法(真不愧是顽固的pentax荣誉称号获得者呀),而佳能尼康这样的没啥历史负担的新来者则选择了换用插刀式卡口的做法,分别推出了F卡口的nikon F和FL卡口的佳能Canonflex,在接口上解决了收缩光圈联动测光的麻烦。不过科技总是在继续发展的,自动对焦的变革到来之后,佳能选择了抛弃过去的积累,改用EOS EF全电子化界面的接口,而尼康则选择了继续在F卡口基础上修修补补的做法(F卡口先是改进为AI实现光圈优先AE,然后又改进为AIS,然后是AF)。就目前的发展来说,EOS的全电子化界面显然代表着未来发展的方向,这种接口取消了机械传动部分,代之以电子触点,提高了卡口的机械性能和密封能力,我们可以肯定,在可预见的将来,尼康在将镜头全面AFS化了之后,F卡口也必将发展成为一个全电子界面的卡口。

   到这里为止,35mm单反相机已经足够好用而且可靠了,那么,下一步单反相机会往何处去呢?欲知TTL测光,AF自动对焦,AE自动曝光,多层镀膜等等进一步的发展。


  螺口变卡口,解决了单反更换镜头时常常面临的拔不出来的问题,但是对于用户来说,使用相机拍照,最重要的事情却并非卡口或者螺口,而是测光。
 
  所谓测光,就是根据所拍对象的照度来决定胶片的曝光时间,反映到机身操作上,就是设置快门速度和光圈的组合了。和现在的单反不一样,早期单反没有自动测光表,什么光线下使用什么快门和光圈的组合,都要看摄影师自己的经验了,时间长了,自然也就诞生了类似于阳光16法则这样确定曝光的顺口溜,胶卷盒上也会大概的印着各种典型光线情况下凑合用的大体曝光组合。但是,这一切对于严肃的摄影师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TTL测光 

  早期的相机是没有测光系统的,一般都是估计测光或者使用外置测光表,然后发展到了机身搭载测光表的方式,这种做法相当的不准确,因为测光表所测到的读数只是它自己感受到的光量,而并非从镜头进入的光亮,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CdS(硫化镉)测光元件已经可以缩小到装在机身里面的地步之后,终于出现了TTL(though the len,通过镜头)测光技术,由于是直接测量的镜头收集到的光线,测光的准确度大大提高了。
 
  虽然的摄影大师都是熟悉光线变化如自家卧室的强者,根本不需要测光。只是附庸风雅的有钱人多了,测光仪器也成了必需品。最早的测光表不用电,甚至连任何感光元件都没有。大体上是一个木盒子上装着一块圆盘形的灰色玻璃,颜色在一圈里由浅到深周而复始。测光就是透过灰玻璃一边看一边转动圆盘,直到什么也看不见了就在盒子上的一个小窗里读出一个测光值,是不是很好玩? 

  那些觉得木头盒子不好玩的人用光电池和光电阻做出了种类繁多的手持测光表。手持的表虽然看起来很专业,但是一手抓机,一手持表快拍还是会顾此失彼,如果没有长第三只手或者请一个助手来给你测光的话,那就要想办法把测光表整合到机身上。稍微有些头脑的厂家推出了肩扛式测光表,通过一个连杆和快门速度盘连动,一个指针对准当前对应的光圈值,又免了用户的劳神,又让很多人心甘情愿的多掏钱买一个只此一家的外挂测光表,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皆大欢喜。日久天长,测光表在机身上生了根,成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进一步的的改良是测光显示被放到了取景器内,免去了把眼睛从取景器上移开去看测光数据的麻烦。
 
  当然,那时测光元件还都是放在摄影光路之外的,测光范围也很模糊不清。虽然这些问题都能克服,但是应用各种滤镜和近摄器具所需要的补偿却还是完全依靠经验,没有经验的初哥就只好找个板凳,坐下来拿出纸笔,图表,慢慢地计算曝光。我们知道二战后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准都提高了,当厂家们发现自己赖以生存的衣食父母就是这些拍生活照为主的普罗大众的时候,他们不得不把相机做的更加易于操作。 内测光就是为了使用更方便,测光更精准而诞生的。 

  世界上第一台成功加入TTL测光的Topcon Super D是真正的全开光圈TTL测光,但第一台成功市场化的TTL测光单反Spotmatic采用的是所谓的收缩光圈测光。镜头本身是自动光圈没错,但是在镜头座的左边有一个开关,推上去,光圈收缩才能显示实际的测光值。不能说不方便准确,但是却把自动光圈的问题带了回来,大家又要忍受那痛苦的眼前一暗。

    这种设计和螺口本身的结构也有关系(螺口镜头的光圈环不能准确的和机身耦合),但是收缩光圈测光作为一种成功的方式被保留了下来,顺带着M42的流行贻害了无数家相机厂家,那是另一个故事,这里暂且不表。当时同样收缩光圈测光的卡口也有佳能FL等不多的几种,基本上也是因为机械结构的限制造成光圈耦合很难实现。这几家后来依靠在卡口/螺口内增加耦合机构的方式实现了全开光圈测光,但那已经是尼康,美能达用卡口实现全开光圈TTL测光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有了内置测光表的帮助,即使是刚刚开始摸相机的初学者也能够自如的使用相机了,在懒惰这个人类本能的驱动下,自动曝光也是理所当然的出现了。


镀膜 

  最早的镜头是没有镀膜的,有的甚至连镜筒内部消光和镜片边缘发黑处理都没有,然后出现了单层镀膜,不过这主要是用在军用望远镜上用以实现镜片消光,降低被敌人发现的可能性(例如蔡司顶顶大名的T*镀膜最早就是为军用开发的),而在民用相机领域,1941 Kodak公司生产首次采用镀膜镜头的照相机Ektra,但镀膜技术的大发展应该从70年代初宾得推出SMC镀膜的太苦马镜头开始算起。
 
  现代镜头上的镀膜大而化之可以分成两种,一种叫增透膜,是增加光线透过率的,而另一种镀膜则是改变镜头的色彩光谱透过特性的,比如一支镜头种某一片镜片所用的光学材料虽然折射率等等指标很好,但却存在偏黄现象,那就给它镀上一层光谱遮断膜,把偏色纠正回来(宾得那仨公主都使用高折射玻璃,因此都有些略微偏黄),而现在镀膜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补偿一些较为廉价的光学材料的不足之处,镜头的设计已经不必像过去一样使用昂贵的特殊配方光学玻璃来完成,所以新的镜头一般都是在每个镜片的空气接触面上都有多层镀膜的,这也从另一方面凸显了镀膜对于镜头的重要作用。
 
  宾得在1971年推出了SMC超级多层镀膜的太苦马镜头,在当时可以算是举世瞩目,虽然在此之前,尼康,佳能和徕卡都掌握了多层镀膜技术(3-4层)但是超过6层以上的镀膜仍然是难以完成的目标,另一方面,Fuji宣称他们开发的电子波束镀膜EBC (Electron-Beam Coating)可以达到11层,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他们将EBC镀膜技术用于某些电影摄影机镜头,并用于1964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但并未用于民用镜头的开发,此后在宾得SMC的压力之下才逐渐开发EBC和超级EBC的富士龙摄影镜头,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 

   多层镀膜使得开发现代的超广角镜头和大变焦镜头成为可能。随着变焦镜头的流行,焦距的长度和变焦范围逐步扩大(需要更多的光学组件),为了保证光学质量多层镀膜技术就变的非常重要。
 
  有意思的是事实上几乎所有的主要镜头制造商(包括Canon,Nikon和Zeiss)都付授权费给宾得以使用部分或全部的多层镀膜工艺,以能够接受的成本在光学元件的表面镀上很薄的防反射化合物。Leica却依然坚持他高贵的地位,宣称多层镀膜技术对控制眩光的帮助非常微弱,而减少光学元件的数量来控制眩光更为有效。不过当多层镀膜专利技术过期以后,Leica突然改变了原来的立场,象其他厂家一样开始采用多层镀膜技术了。
 
  今天多层镀膜技术几乎出现在每一个光学设备上,甚至包括日常戴的眼镜和略微高级一点的放大镜上。


数码时代终于来了

  本文的最后一部分,我们将进入波澜壮阔的数码时代,自从数码相机出现之后,单反市场经历了重新洗牌的混乱和新秩序的建立,这一过程即时到现在也仍在进行之中,就让我们再次一起踏入单反相机的追梦之旅吧。

   和人类其他的实用技术一样,CCD传感器最早也是应用于军事上,1976年开始投入使用的KH-11照相侦察卫星上已经装备了线扫描阵列CCD传感器,用于拍摄地面目标并且可以使用中继卫星即时将图像数据传回地面,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这种卫星的响应时间缩短到4-6小时,相比过去使用胶卷拍摄,再用返回舱将胶卷送回地面的照相侦察卫星1-2周的反应速度来说,快了成百上千倍。

KH-11照相侦察卫星,核心结构和哈勃太空望远镜基本一样

  和大多数技术一样,军用的尖端技术总会逐渐往民用方向转移,数字成像技术也不例外,但是线扫描CCD用在卫星上可以,用在相机上却是理所当然的死路一条,因此这种技术最终被发展到另一种民用产品扫描仪上,数码相机自然还要想想别的出路。



众所周知,第一台实用化的数码相机是在1974 年由柯达应用电子研究中心工程师的Steven Sasson赛尚发明的,这个外形丑陋无比,重达8.5磅,需要使用16节AA电池来驱动的丑八怪CCD仅仅只有1万像素,但它却开创了整个数码影像时代。

  早期的数码相机性能上比较类似于现在的摄像头,迫于CCD生产成本的居高不下,单反相机数码化困难重重。那时的柯达还处于潮流的风口浪尖之上,不像现在这样暮气沉沉。1991年,柯达在尼康专业机身F3的基础上推出DCS 100。这部机器使用了一块1.3M像素的CCD,等效焦距倍率为1.8。

  有个八卦不得不提,财大气粗的尼康铁杆粉丝NASA在F4的基础上做了个F4ESC Electronic Still Camera,并且在1991年将其带上了太空,为人类的探索太空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F4 ESC采用了一块儿物理尺寸为15mm X 15mm,分辨率1024 X 1024的正方形CCD,不过这毕竟是NASA自行改装的产品,算不得量产版。

  从1992年的DCS 200开始,AF机身开始被采用。DCS 200基于尼康F801s(N8008s)机身,使用的CCD为1.5M像素。有意思的是这块CCD面积比DCS 100上的那块反而要小一些,等效焦距倍率达到了2.5。

  1994年DCS 200被DCS 420所替代,仍然使用同样的CCD,但机身升级为F90X(N90S)。1995年出现的DCS 460是一个大突破。虽然机身仍然是F90X,但是CCD却达到了当时创记录的6M像素,等效焦距倍率也减少到1.28。当然这部机器的价格也是同样的惊人,竟为数万美元。

  尼康和柯达还推出了一系列以尼康APS机身Pronea 6i为基础的数码单反相机,可以使用APS系统的配套镜头,使得机身的体积和重量有所降低,价格也相对低廉一些。

  其实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尼康在和外人合作的时候及其小气,北京话讲就是鸡贼,一直没有给柯达提供专业机身,最高的一部不过是个F90X而已,反观佳能,第一次和柯达合作就提供了当时最好的EOS 1N(1995 DCS1),尼康的这种鸡贼态度先是坑了柯达,然后又坑了富士。在跟富士合作时,早期的S1pro居然只给了个F60的机身,到S2和S3勉强给了个F80机身,但依旧没有协助富士搞定机身供电的问题,这就导致了S2Pro那个及其傻(哔)的供电系统,需要CR123和AA电池同时供电才可以使用,直到S3Pro才算是解决这事。

  像一切事物初生时的状态一样,早期数码单反相机发展极为混乱,主流产品是柯达利用尼康和佳能机身所制作的DCS系列数码单反相机,主流的思想还是放在给传统的胶片单反加装CCD传感器来达到数码化的目的,这种首尾兼顾的方式已经被证明是行不通的,很快的,一体化机身的数码单反相机出现了。


我们前面说过,早期的数码单反设计思想大多是让胶片机具备数字成像能力,因此新产品往往是在胶片机身上换个后背而已,和我们现在见到的一体化数码相机不太一样,徕卡前段时间走投无路停产的DMR模组就是这种思想下开发的产品。

  1995年,尼康推出了与富士合作生产的新型数码单反相机E2和E2s。和以前的DCS系列的设计思想不同,E2/E2s不再照搬传统的胶片机身,而是采用全新的一体化机身设计。感光元件是富士提供的1.3M像素2/3英寸CCD。E2/E2s最特别之处是尼康新开发的Reduction Optical System(ROS),通过一组光学元件将光线汇聚到面积远远小于35mm胶片的CCD上,从而保持镜头的视角不变。
 
  看上去似乎很美,但是付出的代价是镜头的有效光圈严重缩水,成像质量也受到影响(这个很好理解,跟镜头上加个增倍镜会恶化像质缩小光圈是一个道理),而且还有一些镜头不能使用(主要是屁股太长的广角头)。同时机身内部结构的复杂化也导致体积的膨胀,E2/E2s的机身看起来更象中幅机,重量也增加了不少。

  1996年和1998年,尼康又相继推出了后续机型E2N/E2Ns和E3/E3s,基本设计没有多大变化,只是指标和功能上有一定提高。E系列机型可以认为是尼康为解决小面积感光元件导致的镜头视角变化问题而作出的一次大胆尝试,当然了,不太成功,不过至少证明了此路不通。就在E系列最后一代机型E3/E3N推出之后一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尼康D1横空出世(可怜的富士又自掏腰包给人做了嫁衣)。

  传说中的相机大厂美能达也在与尼康的E2/E2S同一年推出RD-175,而且在设计思路上也基本相同。RD-175采用的机身是美能达的Dynax 500Si,感光元件是1/2英寸的低分辨率CCD,为了实现1.75M的分辨率,一共使用了3块CCD。由于CCD面积太小,美能达也象尼康一样使用了光学组件汇聚光线,但等效焦距倍率只减少到2而不是象尼康那样达到不变。跟尼康一样,这部机器也不得不牺牲镜头的有效光圈,同时机身的体积和重量也有所增大。

  之后美能达又推出了一部数码单反机身RD3000,使用美能达Vectis系列APS单反相机的配套镜头。一共有5支APS配套镜头可以使用,覆盖从17mm到240mm(35mm等效焦距为26mm到370mm)的焦距段,甚至还有一支50mm的微距头。美能达仍然坚持使用多块低分辨率CCD实现高分辨率的策略,RD3000使用了两块1.5M像素的CCD来达到2.7M的总像素。


我们之前说过,尼康花了很大功夫在E2上面做了个Reduction Optical System(ROS)试图用增加一组透镜的方式来补偿使用小面积CCD的时候视角变化问题,这事吧,其实有个更简单的解决办法,做个尺寸和35mm胶片相同的CCD不就可以了吗?于是,全幅数码单反相机就成为了工程师和用户们都孜孜以求的目标。

  最早达到这个目标的是大名鼎鼎的康泰时(CONTAX),2000年,已经归属京瓷(KYOCERA)集团旗下的康泰时发布了N digital,全球首款35mm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N digital是在N1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搭载了一块儿飞利浦出品的600万像素CCD传感器。这块传感器的特点有两个,一是面积达到了35mm全幅24mm X 36mm尺寸;二是噪音特别大。

  当然成本也很高这就自不待言了,N digital在2002年上市,价格高达800,000日元(我没写错,你没看错,就是80万日元,折合当时人民币差不多6万块),价格的高昂加上飞利浦传感器的离谱表现令N digital上市之后恶评不断,最终导致康泰时陆续停产了旗下所有产品并最终退出相机市场。

  同时期想要做全幅单反相机的傻大胆其实不少,不过下场好像都不太好。现在公司已经灰飞烟灭只剩下品牌音容宛在的宾得算是一个,宾得在对市场风向的嗅觉方面一直不太灵敏,反应液不够快(又该拿M42举例子了),在开发数码单反的动作上也比柯达佳能尼康都要晚,不过动作并不慢,大跃进机型K1D一开始就走的是一步到位的路子,和末代胶片机皇MZ-S同步开发(机身是相同的),直接使用全幅影像传感器,听起来很先进,不过最后还是胎死腹中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K1D的核心是一块儿600万像素全幅CCD传感器,听起来耳熟?是不是哪见过,其实就是N Digital用的那个不靠谱的飞利浦。宾得虽然反应慢,可并不傻,研究了一下发现K1D制造成本高昂而市场预期不好,当机立断的将其雪藏,不予上市,现在看来是十分明智的决定,至少比Contax多活了好几年就是明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美能达当年其实也开发过全幅数码单反,但基于同样的考虑并未投入量产,不过依然没有逃脱倒闭转卖的命运,勉强量产的死掉了,不敢量产的也死掉了,这就是命啊。

  从此,数码单反相机的开发就走上了35mm全画幅和APS画幅两腿并举的路线,一直到现在。


我有一个梦想,总有一天,数码单反相机不再是专业用户的宠儿,每一个喜欢摄影的朋友都可以轻松的使用它。在自动对焦,TTL测光,自动曝光功能出现之后,单反相机基本做到了易用,但是离"是人都会用"这个目标还有一步之遥,这一步,就是取景。

  细心的朋友会注意到,一个从没有接触过单反相机的初学者拿起来,第一个使用上的难点就是如何取景,相对于傻瓜DC方便的LCD取景来说,数码单反小小的取景器显得非常的没有亲和力,Liveview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麻烦,从此单反也可以像DC那样使用,喜欢摄影的朋友可以关注影响本身,而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去学习相机如何使用,这一点对于女孩子来说尤其重要。

  奥林巴斯在2006年发布的E-330是第一款搭载了具有实用价值的Liveview取景功能的数码单反相机(此前在富士S3 PRO上出现的LCD取景功能几乎没有实用价值),它采用两块传感器,一块用于成像,另一块用于LCD取景,通过一个特殊的由反射镜组成的光路,E330可以控制光线投射在哪块传感器上以获得相应的功能。

  E-330创新的设计使得DSLR首次具有了较为实用的Live View功能,不过E330为了对焦的速度和效率考虑,依旧保持了使用TTL相位检测自动对焦,因此在LCD取景模式下E-330需要降下反光板以使E-330实现自动对焦功能,而当对焦结束后又要抬起反光板以保持LCD取景状态(和E3的Liveview一样)。

  Liveview发展到现在,早已经不是当初的吴下阿蒙,目前普遍的做法都是使用一块儿传感器完成取景和拍摄的功能,在Liveview模式下,相机采用反差检测模式自动对焦(通常较慢,且对焦过程较犹豫,基本无法满足追踪对焦的需求),在普通的取景模式下,相机使用TTL相位检测自动对焦,对焦速度较快且反应迅速,可以满足追踪对焦的需求,这两种模式兼有,就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相机的易用性和高性能的统一。